中国114招生网
您的位置:中国招生网首页 >> 试题集锦 >> 详细信息

海淀区一模语文试卷解析与点评

2013/4/11 10:12:00 中国114招生网辽宁站 【 】  

   本试卷难度适中,按照海淀试卷一模往年的命题思路,基本处于抄用往年、将与今年高考真题思路多数相反的尴尬状态。今年因有试卷结构的微调,有各别新题型出现,例如古文翻译和12分的阅读延伸题,但这是今年试卷分数调整的设想情况之一,随后杨老师会在视频中全面讲解今年可能变化的几种情况。

  一模的目的在于检测学生对于既有语文考题的解题能力,几乎没有预测试题的能力。所以各位考生可以参照一模试卷估报志愿,但还应在高考前合理有序地安排自己全面的复习。

  当然,精彩讲解更加重要。本试卷题目有大量结合时事背景设题,若能洞悉命题背景,再难的题目也得心应手。

  一、语文基本知识:

  1、C

  【解析】A.怨天尤人 曲qū;B.沉湎 婢bēi ; D.破涕为笑 慓piāo

  "尤"是文言文重要实词,是长得奇怪的植物,故引出"责怪"之意思。"曲"字只有音乐之意时才念三声,"沉湎"体现了北京卷真题偏旁一致即正确的原则,"婢"字则是设题在声旁。都是常见考法和内容。

  2、B

  【解析】 A南辕北辄指目的与行动相反 C笔走龙蛇指书法雄健 D蔚然成风指形成良好风气,皆不符合题干内容。B专指长辈对小辈恳切地教导。

  3、C

  【解析】 A主干中"抓住"的宾语残缺,B数词制造歧义,价值4000元和废弃物矛盾,D"其"字不同的指代方向制造歧义。主干、数词、代词是杨老师在课上反复讲过后病句标志,只要能够认识这些字就能够精准判断命题思路。

  4、D

  【解析】 关注横线前后的提示信息,尤其是第三行分号隔开前后内容,"神经兴奋异常"是重要提示。

  5、A

  【解析】 古体诗不严格压韵。

  【总解析】此部分题目皆为常见命题思路,任何一题都不应错。如何某个选项出现了问题,一定要深入理解此选项代表的题型,并给予深入复习。

  二、文言文:

  6、C

  【解析】"相夸"与"相胜"相互解释,"胜"必翻为动词,意义接近"夸耀"、"攀比"。前几天我刚讲过2012朝阳一模一个题目,"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前后并列互解,"僭"即为"逾越"。

  7、D

  【解析】"为"字皆表被动,特别是第二句明显的"为˙˙˙所"结构表被动。此题错误的同学要复习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四种。

  8、A

  【解析】并非转折结构,而是并列式结构。

  9、A

  【解析】并非改变当地民俗,而是当地本来就民风纯朴。

  10、翻译:

  (1)自从(在这个地方)与中原各国交往,才失去了它旧有民风。

  (2)人有欲望,哪里是尽头呢?

  【解析】没必要考偏字"洎",但你可以通过全段内容了解,这个地方以前民风淳朴,正是和中原交往才变得不同,三点水和后面的"通"字相互解释,必可解为"去到"之意思。"故"字作为120实词一定要懂得翻译为"原来"的意思,整句就通顺了。事实上,全国和山东一直都在考查翻译,第二句的特殊句式就是必考点。同学们一定要了解设题点,答起题来才得心应手。因此,杨老师已经在人人网和博客上发布了120实词和18虚词的讲解,此为必考内容,复习好必可得分。

  总述:

  文言文今年很可能会加大考查难度,背好实虚词至少可以保证前两题不错,但要全对,甚至如果出翻译题都不失分,就要理解文章的论述思路。

  从本文题目就可以看出是归有光写的一篇议论文。第一段从二子的字"德实""文华"的论述就可看出归有光对于形式与实质的看法。第二段,抓紧"圣人"二字表示必为正例正论,立刻读懂全篇,对于朴素生活、淳朴民风的向往。第三段,"少时所见"和"今不知"正反合论,杨老师的学生们一定对这样的论述方式相当熟悉,于是深入理解此文是对曾经民俗质朴本色的赞美,对现实人们的浮夸进行批判。最后一段,总结二子之字的内涵,并提出作者的殷切希望。

  各位同学务必了解一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才可以将文言文完全读懂读通。这样即使遇到一两个难字也不必担心。而对于常见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把握转折、因果式显得尤其重要,这篇文章有过去和今日的比较,这是典型的崇古思想,抓住正反方向内容的任何一方都可突破全文。

  这篇文章的命题意图对于时政有鲜明地呼应,如今提出不铺张浪费、主张勤俭节约,特别是"光盘"行动,都体现着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同学们一定要在最后阶段关注我在人人网和博客上关于时评的讲解,一定会在高考的试题中充分体现。你了解了这些内容,就可以从命题者的角度深入理解题目内涵,解题时就会成竹在胸。

  三、古诗词、断句:

  11、

  (1)B

  【解析】"千年豪杰"与"万里风涛"对仗,结合注释你就能明白,这是在赞美自己的朋友,可不是夸赞古人。更何况,辛弃疾报国无门的词作中的感情,和破金前与友人共勉的词能是一个意思么。理解一首词要进入画面,理解高考古诗要利用注释。杨教师讲过一句口诀"诗里情景释里详",讲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内容角度:

  ①写景: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

  ②写情:全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

  语言角度:

  ①本诗遣词用字不同凡响,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

  ②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于胸的豪迈之情。

  12、断句

  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 哉// 国 乎 /郁 郁 蓁 蓁 /使 古 无 死 者/ 则 寡 人 将 去 此 而 何 之 /俯 而 泣 沾 襟/ 国 子 高 子 曰/ 然 /臣 赖 君 之 赐/ 疏 食 恶 肉 可 得 而 食 也/ 驽 马 柴 车 可 得 而 乘 也/ 且 犹 不 欲 死/ 况 君 乎!"又俯而泣。晏子曰:"乐哉!今日婴之游也。见怯君一,而谀臣二,使古而无死者,则太公至今犹存,吾君方今将被蓑笠而立乎畎亩之中,惟事之恤,何暇念死乎!"

  ( "/"处为必断句处,"//"为可断可不断处。每答对2处得1分。答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

  [参考译文]齐景公在牛山上游玩,向北望着齐国,感叹道:"多美的国家啊,草木茂盛,郁郁葱葱!假使自古以来没有死,那么我还离开这儿去哪里呢?"说着便低头哭泣,泪水沾湿了衣襟。国子、高子说:"是啊,我们依仗君王您的恩赐,尽管吃的是粗茶淡饭,乘的是驽马柴车,尚且还不想死,何况是君王您呢?"(景公听了)又低头哭泣。晏子说:"可笑啊!晏婴今日游玩,见到了一位怯懦之君,两位谄媚之臣。倘若自古以来没有死,那么太公今天还活着,我们君王当今可能正披着蓑笠站在田间地头,考虑的只有眼前的事,哪有工夫念及死啊!"

  【解析】断句满分一定要抓住谓语、特殊句式(判断句、疑问句)。中间部分 臣 赖 君 之 赐/ 疏 食 恶 肉 可 得 而 食 也/ 驽 马 柴 车 可 得 而 乘 也 正是重复对仗要断成两段之处。另外,景公、晏婴的话里可以看到正反论述的方向,内容通晓了断句自然简单。

  四、说明文:

  14、C

  15、评分要点:人与自然合为一体,人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1分);人不能违反自然的运行规律,要顺应天时(2分);对自然要取之有度,不能恣意妄为。(2分)

  16、评分要点:有一定的礼制(制度)规定,在各方面须有度有制,不得逾越(1分);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崇俭去奢,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1分);加强监督,对违规者有相应的舆论谴责和制度惩处(2分)。

  【解析】梳理其中的论述思路是破解说明文最重要的方法:

  题目:论述古人的生态智慧,所以文章中必然解释何为生态智慧,而崇古思想再次告诉我们,古人的生态智慧是值得今人学习的。讲到这里,你会发现文言文和说明文在这次的试题中内容非常接近。

  第一段即提出"生态智慧"概念,第二三段讲解古人在时间方面体现出的生态智慧,第三四五段都是举例,完全可以略读,设题再看,不设题就算,只是辅助理解的内容。第六段重要,总结概念,提出古人对时令的看重,甚至是统治者的治国策略。第七段直接采用递进式,进一步分析古人的政治、文化生活中生态智慧的体现。读到这里,听过杨老师春季班或海淀剧院讲座的学生们已经豁然开朗,原来就是在结合时政谈现在中央对于勤俭作风的回归啊!习近平在1月24日提出"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成为在时政的热点,也代表今年的重要命题思路,请切记:任何文科的考试都是对时政的映射,任何洞悉高考命题的老师一定会在考前从时事的角度讲解、预测。最后一段直接总结全文主旨和创作意图,就是弘扬传统美德中勤俭节约的风俗。

  时事材料补充:在1月22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如果你看到此题后连命题思路都了然于胸,连出题人为什么要出这样的题你都一清二楚,还有什么题目能够难得住你呢!15题回到文中从你划分好的段落内涵去寻找,16题在第七段中进行概括即可。

  五、散文阅读:

  17、CD(4分)

  【解析】此处设题较为隐晦,不是把"帆声桨影"喻为胡杨,而是喻为胡杨的绿色,这才是它生命的真正象征。

  18、评分要点:第4段把运河与长城的特点进行比较,强调了大运河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性(2分);又把二者今天的情形进行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对今天大运河衰落的遗憾与惋惜之情(2分);为后文对"运河文明"的叙写做好铺垫(1分)。

  【解析】作用题我已经在课上多次讲到,是高考的高频题型,一个段落的作用,自然是要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以使文章连贯一气。故而,以上文的关联即对历史上运河的风采的承接,同时引出下文,即为后文的论述作铺垫。

  同时,段落中设作用题一定会在表现手法中的对比、想象、象征中选择,此处将长城与运河互相对比,必然答突出强调出二者不同的物质,以及作者对于运河衰頹的感伤。

  19、因为大运河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中国的经济、交通、城市、军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灿烂辉煌的运河文明,而这一文明在今天衰落了,让人留恋的同时又满怀惋惜遗憾(3分);"大运河"的衰落也代表着一种延续千年的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恬淡闲适、与自然相融的诗意生活不再,令人惆怅失落(3分)。(本题6分。每个要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设计在文章题目上,并用以分析全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要分析全文线索的内涵。"千年"和"乡愁"一定是要被解释的概念。故而评分点在于运河功能丧失(具体内涵)、运河的文明丧失(抽象涵义)、工业文明使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抽象涵义)。

  20、"悠哉游哉"是指与自然相亲相近,能够欣赏、感受自然之美而获得心灵愉悦,使心灵受到滋养的一种生活。(2分)(意思对即可)第二问:答案略。(联系现实,2分;体会和思考,4分;语言4分)

  【解析】此文是杨老师重点讲解过的乡土文学典型,寒假班的同学刚听我讲过2010卷熊召政的一篇文章《饮一口汨罗江》,与作者这篇文章异曲同工,皆是对快节奏的城市文明的反思,对乡土、对传统文明的眷恋。上周我讲了一篇2011西城模拟余光中《催魂铃》,其后的阅读延伸题问你到底喜欢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还是喜欢悠闲缓慢的古人式的生活,与此题皆为现代知识分子经常思考的辩题。如果你了解这一点,就会对整篇文章的思想感情、论证逻辑异常熟悉;如果你刚听我讲过这道延伸题,你完全可以套作。

  首先,解释"悠哉游哉"的生活态度。其次,从现实生活出发,谈这样的方式是否合适。第三,解析你的个人观点(既可以支持,亦可以反对)。

  21、作文

  作文评分参考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60-50分) 紧扣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5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文章可得55分以上。

  二类卷

  (49-40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4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文章可得45分以上。

  三类卷

  (39-30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30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文章可得35分以上。

  四类卷

  (29-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9分为基准分,向下浮动。

  说明: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个字减1分。缺题目减2分。

  现在看评分标准又有何用,你不仅应对评分标准了然于胸,甚至写作完成后自己应对评分有准确判断。无论你对题目内容同意与否,最后一句则明显体现出命题人的倾向,即"我们的作品走向了世界,我们也要评点世界"。这一点恰是十八大白皮书中第六节明确提到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其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正是此题的设计缘由。如果你理解这一点,完全可以从时政视角进行深入解读,完全超越同龄人的写作水平。

  2、要求:分析学生甲的角度,个例群例式或正反例式都可,结合现实部分要尤其注意十八大中关于文化软实力的相关论述。此内容十七大时即提出过,2011年即以此题考查。今年十八大单独章节论述,显得更加重要。

  3、注意竞技、冠军、实力、说话等象征性词汇的使用

  各位同学的写作要尽量以符合命题倾向的角度切入,如果你知道十八大关于文化强国的政治态度,则会深入理解命题意图。这就要求你在春季一定要关注时事,理解时事与命题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解题时成竹在胸,才能保证思路的正确。以下是我的现场作文,有个例的分析,有群例的展开,从民族国家的角度论证和结合时政的重要评析。最后一定要回到对于个人精神世界的反省,评奖只是形式,实力才是话语权的保证,才是一个国家、一个人真正受到尊敬的原因。

院校推荐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更多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招商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站点留言 | 行业网联盟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辽宁114招生网 –辽宁招生考试信息网,辽宁高考政策,辽宁高校推荐,辽宁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16.60156]